【一点考据】食魂的消亡。

食物语官方对消亡的设定仿佛是矛盾的。食魂究竟能不能消亡?一会桃花粥快要消亡,一会子推燕求死不能,一会飞龙又复活。实际上,如果对烹饪史比较熟悉,这种矛盾就很容易理解。


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,三次元中的烹饪是很容易消亡的,并且大部分存在过的菜肴都消亡了。


随便翻开一本宋代或者元代的菜谱,你就会发现,其中大部分的菜肴都已不存在,或者同名但做法完全不同,仅仅由于文字的记载,才保存在人类记忆中。


实际上,烹饪的潮流和技法更迭非常迅速。烹饪的三大直接影响因素是食材、炊具(包括灶具)和餐饮经营模式,而这三大因素都是跟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,快速升级的。


所以菜肴,包括主食点心粥汤羹等,漂变也很严重。我曾经试图写过一篇关于中国面条演变脉络的文章,结果发现史料非常分散,各种面点仿佛是凭空出现、凭空消失的,根本梳理不出脉络。


往近了说,现在找一本建国初期的菜谱,照着烹饪,口味一般都难以下咽。外国也是如此。法国大餐的定型是19世纪;今天我们认识的寿司定型于江户时代末,拉面、天妇罗更晚。


我曾在某个书的附录里,找到过一张民国时川菜的宴席菜样单,里面一半左右的菜,今日的川菜馆子已经完全不做,或几乎不做了。上面没有水煮鱼,没有酸菜鱼。这两种东西出现不过四五十年。当然,“国菜”番茄炒蛋也只不过诞生四五十年,直到民国,番茄还不是汉族地区的普遍食材。


往远了说,《随园食单》距离我们不过才200年,但袁枚一死,随园菜就失传了。80年代有个大厨叫薛文龙,潜心20多年研究复原随园菜,颇有所成,但随着薛的去世,又面临失传的困境,根本原因是这些古菜和现代人的口味已经难以匹配。


今天食物语中的食魂,到了我们孙辈、曾孙辈的年代,可能已经有一小部分——甚至是一大部分——只停留在记载中,或者变得认不出来。


真正能跨越千古流传下来的烹饪,尤其是有一定复杂程度和设计的(大米饭这种特简单的肯定不算),都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。


所以子推燕应该算是不幸还是大幸呢?


一种菜肴的制作如同一种语言,如果完全没有人做/讲,其实就相当于死了,因为其中最玄妙、语言不可尽述的部分已经丢了。


不过烹饪也有另一面:菜谱。只要菜谱上有文字记载,就算过了千百年,总还是有人试图复原,并且大概和原先差不多。这就很难算是彻底消亡。蟹酿橙就是很典型的这种情况,复原的时候,厨学者甚至考虑到了橙子和螃蟹是哪个品种,因为今天我们的脐橙,在宋代还没诞生。


所以菜谱对于菜肴是最后一道守护屏障。《食物语》本身的设定,考虑到它的守护作用(一旦写上去了就不会彻底消亡),大概就是菜谱的化身,只不过是个加了魔法buff的菜谱罢了。


想彻底理解食魂消亡这个设定,不在这个上面OOC,一定要理解这种“烹饪更迭-菜谱永恒”的两面性才行。


评论(42)
热度(874)
  1. 共30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一个老博士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