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点考据】“空桑”考。


《列子》说:“伊尹生乎空桑。”如果宴仙坛是武夷山上的石头,那空桑究竟是什么?


一个大写的科普:伊尹就是伊挚!!!姓伊名挚(严格来讲不是姓,生于伊水,以伊为氏),“尹”是官名。


1、在一些原始的详细记载中,“空桑”似乎就是一棵中空的桑树。这方面最详细的记载来自《吕览》:

“有侁氏(有莘氏)女子采桑,得婴儿于空桑之中,献之其君。其君令烰(庖)人养之,察其所以然,曰:其母居于伊水之上,孕,梦有神告之曰:‘臼出水而东走,毋顾’。“

伊尹的母亲梦见神跟他说,明天看见捣米的臼冒出水,就往东逃,不要回头看。第二天早上,这个女子看见臼果然出了水,告诉了自己的邻居,往东逃了十里,回头一看,自己家的村子已经被洪水淹没。

于是这个违背神旨意的女子化成“空桑”,在里面孕育了伊尹。


屈原在《天问》中也说,成汤东巡,了解了这个“水滨之木,得彼小子”的故事。东汉王逸注楚辞,给出了另一个版本的相似传说,其中臼生的是青蛙,伊尹的母亲则是溺死在水中,化成桑木的。



2、“空桑”,和伊水(现在的伊河,在河南,是黄河的支流)、有莘氏(《史记正义》:“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”,当时遗址可能还留着),究竟是什么关系?历来注解家众说纷纭。

不过,我们知道,“不能回头看、看了就会如何如何”的神话梗是可以跨文化的,《圣经》、古希腊传说也有出现。它诞生于先民对重大灾难的共同记忆。


刘锡诚先生说,这是洪水传说的“陆沉母题”。和伊尹传说剧情几乎完全一样的还有“历阳沉而为湖”。臼灶出水、门阃有血,在大量先秦神话中都是洪水的征兆,寓意家庭生产生活遭到破坏。这类神话中的幸存者则往往与木有关,躲在木柜中幸存一类,象征天地的重造。

空桑之地确乎承载着上古居民对洪水的共同记忆。《淮南子》说:“舜之时,共工振滔洪水,以薄空桑。”徐旭生先生也认为,空桑的所在地陈留(古衮州)是大禹传说的发源地。

这样,作为“空桑树”的空桑就非常明确地指向母性、子宫,指向生育崇拜。春社之日,男女会于桑林,不由媒妁,是殷商非常常见的民俗。


在先秦神话中,“空桑”基本上专门负责生人,羲和、伊尹、力牧(皇帝时期的相)、颛顼、黄帝,甚至孔子的诞生都与空桑有关。

这个梗用得多了,以至于后世“出空桑/空桑生”形成了固定搭配,专指非父母所生,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。



3、在早期文献中,“空桑”同时也是一个地名。


《山海经东山经》说:“东次二经之首,曰空桑之山,北临食水,东望沮吴,南望沙陵,西望涮湣泽。有兽焉,其状如牛而虎文,其音如钦。其名曰軨軨,其鸣自詨,见则天下大水。”

可以看出,空桑之山是一个具体的地方,在山海经坐标系下的东边,而且是坐标原点一样的存在。这里有一种叫“軨軨”的神兽,一出现就会发大水。

又说,“凡东次二经之首,自空桑之山至于䃌山,凡十七山,六千六百四十里。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觡。其祠:毛用一鸡祈,婴用一壁瘗。”

空桑山上山神的形状都是人面兽身,带着“觡”(枝干交叉的角)。祭祀的时候,毛物用一只鸡,婴(颈饰,同“璎”)用玉璧,祭祀的时候埋到地里。

这段的郭注说:“此山出琴瑟材”,《周礼》也说“空桑之琴瑟”,暗示着这是一个具体的山。所以古诗词中多有“空桑琴瑟”的典故。


不过,山海经还有一处提到了“空桑之山”,在北山经中说“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。无草木,冬夏有雪。空桑之水出焉,东流注于滹沱。”

郭注认为这才是上古的“空桑”,“疑同名也”。

并且,由于北山经的“空桑”在北,近于伊水和有莘氏,更可能是上古传说和「颛顼生自若水,实处空桑,乃登为帝」的陈留空桑是同一个。


这样看来,这两个“空桑”不是同一处,“空桑”是上古不止一处的地名,大概指一大片空地,在上面有很多桑树。

《荒史》说的好:“空桑,兖地也,一曰‘广桑’。”

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两个空桑是同一处。《周礼》中也提到“龙门之琴瑟”,龙门在洛阳,伊水之上,显然离北山经的空桑更近。如果它也产琴瑟,那就可能是同一处了。



4、所以空桑地名与“空的桑树”究竟有没有关系?

有,而且很明确。


早期文献中常见的植物地名,除了空桑,还有西方的“空桐”。成汤葬在“空桐”;伊尹发现太甲不明于政,流放昏君到“空桐”。

这是商代图腾中明显的暗示。空桑表征子宫,象征生育、生命;桐则“采伐不时而不蛀虫”,天然不腐,汉代尚且说“平陵东,松柏桐”,空桐表征棺木,象征死亡、肃杀。

桑林为殷商之社。成汤在桑林祈雨;《墨子》说“齐之有社稷,宋之有桑林……此男女之属而观也”,宋人是商的后裔,桑林承担了春社和相亲所的双重功能。商代三易之一《归藏》又说,“空桑……主日月出入,以为晦明”,是如同祭坛的观天祈年之处。


树木的对应性、商人的崇拜,将空桑与更广阔的上古神话体系联系起来,如葛兰言所说,空桑很可能与成汤诞生的“扶桑”有关,逐步将木图腾神话化,演变为天帝所居的胜地。

王逸说空桑是“司命所居也”,《归藏》中也说:“蚩尤伐空桑,帝(黄帝)所居也。”


直到很久以后,桑林所承担的社稷-生育双象征,依然遗存在民间传说中。从秋胡戏妻到《陌上桑》,桑林中总是要发生些什么的。

空桑中也总是要发生一些什么的。



*楚辞中多次提到空桑,具体请看姜亮夫的《楚辞通故》。

**这方面研究是海量的,有兴趣的朋友请自行知网。

***由于空桑的定位,我觉得五味使很可能会与五帝对应起来。详情下回分解。


评论(9)
热度(306)
  1. 共17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一个老博士 | Powered by LOFTER